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申请表
一、基本情况
1)组织的基本情况
2)管理体系已获认证情况
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口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口信息技术服务□其它
3)组织的基本情况简介
【注:系统直接调用,可更改】
4)组织结构简介
【注:含组织结构简介及组织结构图】
5)主营业务介绍
6)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两化融合历程、主要工作、基本特征等)]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情况
XX年XX月XX日,启动贯标工作
XX年XX月XX日,发布体系文件
XX年XX月XX日,体系试运行
XX年XX月XX日,进行内审
XX年XX月XX日,进行管理评审
8)数字化转型诊断结果:
二、组织申请评定的基本情况
1)申请类型和版本
申请类型:口初次分级评定 □再评定 □升级评定
组织申请评定的标准版本:
□GB/T2300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T/AIITRE10003-2020)
2)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
3)申请评定的能力模块名称、等级及所包含的能力单元和归属的能力视角
【注:如同时申报评定多个能力模块,请自行复制并重复填写上表。】
4)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地址(区域范围):
5)请逐一描述上表中每个能力单元所涉及的主要活动和过程:
【注:从组织主体(组织单元)、价值活动客体(研发、生产等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业务活动)、信息物理空间 (涉及到的IT/OT系统、网络等)等方面来描述】
能力单元1 :
涉及的组织主体(组织单元):
涉及的价值活动客体(研发、生产等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业务活动):
涉及的信息物理空间(涉及到的IT/OT系统、网络等):
能力单元2:
…..
6)当申请AAA及以上级别能力的评定时,请描述能力流/能力网络/能力生态所涉及的主要活动和过程:
7)请针对上表中涉及的每个能力单元,逐一描述该能力建成后,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比之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效益:
能力单元2 :
8)当申请AAA及以上级别能力的评定时,请描述该能力流/能力网络/能力生态建成后,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 比之前各自独立的能力单元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效益:
9)请结合上述第7)、8)条的内容,逐一描述能客观反映各能力单元及适用时能力流/能力网络/能力生态价值 效益的新型能力目标:
【注:目标示例如“xx及时率”,量化指标示例如“≥98%”。】
10)评定范围
评定范围内涉及的员工总数: 人
当评定范围内涉及位于不同地址的多个场所时,请填写下表:
11)接受贯标咨询的情况:
口自行开展贯标
口聘请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共同开展贯标,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名称: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情况
1)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介绍:
【注:介绍组织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如有,可附图),包括组织构成及其主要职责等。请不要介绍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组织体系。】
2)两化融合方针:
【注:请给出组织的两化融合方针及简要描述】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清单(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
直接调用,可修改
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直接调用新型能力模块(体系)策划】
1)组织的发展战略:
【注: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等方面阐述】
2)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需求分析:
【注:请简要描述组织发展战略中所包含的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需求。】
3 )业务场景的策划
【注:请简要介绍组织发展战略中所规划的业务场景。】
4)价值模式的策划
【注:请简要介绍组织发展战略中所规划的价值模式。】
5)发展战略过程联动方法和机制:
【注:请简要介绍组织发展战略的过程联动机制,包括从战略的分析制定、落地实施、闭环监控、到动态调整全过程进行的柔性管控、迭代优化。】
6)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总体需求:
【注:请结合发展战略中确定的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参考价值效益分类体系,描述新 型能力建设的总体需求,并从组织主体、价值活动客体、信息物理空间等三个视角出发,对规划的新型能力进行必要的分解(除本次申请评定范围内涉及的新型能力模块外,还可包括正在打造或者未来拟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的新型能力模块,需描述组织所规划并形成的系统性的新型能力模块体系)。】
7)其中,所策划的新型能力名称、能力等级、价值效益目标指标
8)本次申请评定范围内涉及的新型能力模块为:
9)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新型能力目标实现的策划):
【注:请结合本次申请评定的新型能力模块,描述打造项目所开展的过程管控机制策划、系统性解决方案策划、 治理体系策划,以及GB/T23001标准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输入输出的要求,进行概要性描述】
10)组织新型能力过程联动方法与机制:
【注:请简要介绍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过程联动机制,包括从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策划、实施与运行到评测与改进。】
五、新型能力的建设与运行
【直接调用新型能力建设与运行内容】
1)请简要介绍按照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推进新型能力建设全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注:请围绕评定范围内所涉及新型能力的打造过程,简述组织在业务流程优化、相关职能职责调整、技术方案制定与获取(包括设备设施、IT&OT网络、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数据的开发利用(包括数据自动采集、 集成共享、数据建模情况)、匹配规范、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设计、管理方式选用、组织文化建设,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闭环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实际做法。若涉及多个能力模块,需分别阐述】
(1)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流程优化和职能职责调整情况
(2)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制定与获取情况(包括设备设施、IT&OT网络、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介绍)
(3)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数据自动采集、集成共享、数据建模情况介绍)
(4)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匹配规范情况
(5)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数字化治理举措
(6)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制设计举措
(7)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方式选用举措
(8)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文化建设举措
(9)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闭环监控举措
(10)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改进举措
2)请简要介绍新型能力建设项目投用以来的运行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能力复用的情况:
【注:能力复用情况主要指该新型能力是否在组织内部复用到了全部的产品、产线、同类型的组织单元(车间 分厂、事业部等)上,包括适用时是否能延伸到客户/合作伙伴/分包方等外部组织,并被所他们复用】
六、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成效
1)组织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所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2)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系的主要作用:
【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于组织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新型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成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动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生产运营优化、产品/服务创新、业态转变等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再次评定时还请介绍作为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组织,在评定结果釆信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包括争取主管部门分业施策与分类指导、行业精准引导、市场精准服务等。】